商品詳情
【培養(yǎng)條件】
DMEM/F12(CellCook cat:CM2012,或同配方) 10%胎牛血清(CellCook cat:CM1002L,或更高級別)
配套完全培養(yǎng)基(CellCook cat:CC2101RM)
【傳代比例】
1:2傳代(培養(yǎng)面積比);3-4天傳1次先收集懸浮型細胞,再對貼壁型 細胞進行消化,收集
【傳代方式】
消化1-2分鐘
【換液頻率】
2~3天換液1次
【凍存液配方】
DMEM/F12 +10%FBS+10%DMSO
【難度等級】
+++
【培養(yǎng)要點】
懸浮與貼壁混合,需要將培養(yǎng)基中的懸浮細胞與消化完成的貼壁細胞一 并離心收集再做傳代。消化時建議使用0.125%的胰蛋白酶,能緩解細胞消化后聚 團的情況
【特征特性】
該細胞系來源于1970年建立的一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轉移骨瘤灶細胞
SK-N-SH經三次克隆后的亞系(SK-N-SH→SH-SY→SH-SY5→SH-SY5Y)。該細胞
顯示中等水平的多巴胺-β-羥基酶活性。SH-SY5Y細胞的生長密度可高達1X106細
胞/cm2,生長成懸浮和貼壁混合生長,有的聚集成細胞叢。
藥篩:通過慢病毒感染的方式將攜帶熒光的基因片段整合進細胞基因組,使細胞表
達熒光蛋白,在熒光顯微鏡下可以進行觀察,標記后的細胞非常容易進行追蹤檢
測。由于是用慢病毒轉染的方式,導致細胞熒光表達量的不確定性,為增強細胞熒
光表達量可進行抗性篩選。
熒光株培養(yǎng)條件與野生型細胞一致。正常培養(yǎng)過程中定期(一個月2-3次或頻
率自定)用終濃度4μg/mL的嘌呤霉素追加篩選,凍存后復蘇也建議可以追加篩選
一次,不需要培養(yǎng)過程中每天都加藥。
【STR位點信息】